殷墟瑰宝:妇好墓的惊世发现
1975 年的冬天,寒风像无数根细针,扎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村民的脸上。村西北那片高出农田半尺多的土岗,在北风里泛着土黄色的光。按照 "农业学大寨" 的规划,这里要被推平种庄稼,可谁也没料到,这一锄头下去,竟会刨出三千年前的惊天秘密。
村里老人望着土岗总觉得不踏实 —— 毕竟离殷墟遗址就几步路。村干部最终拍板:"请省里专家来看看再说。" 这个决定像一粒种子,在冻土下悄悄埋下了希望。11 月 20 日,郑振香带着考古队踩着薄冰来了,队员们裹着军大衣,探铲插进地里的声音在旷野里格外清脆。整整一个月,探铲带上来的泥土从黄褐色变成夹杂着夯土块的青灰色,郑振香捏着一块带绳纹的陶片,在寒风里呵着白气说:"这下面有东西,是商代的建筑基址!"
展开剩余84%第二年开春,冻土消融的三月,考古队的探方像棋盘一样在土岗上排开。当探铲第三次触到坚硬物体时,年轻队员小王的手猛地一抖。"郑老师!" 他的声音带着颤音,郑振香趴在探方边,借着马灯的光看见土层里露出一抹青绿色 —— 是铜锈!
主持发掘妇好墓的郑振香(左一)其弟子唐际根(右一)
随着夯土一层层被清理,一座墓葬的轮廓渐渐清晰。那天傍晚,夕阳把探方壁染成金红色,队员们正清理椁室周围的淤土,突然有人喊:"这是什么?" 一把小刷子轻轻扫过,一只覆盖着铜绿的鸟首从泥土里探出来,圆睁的眼睛还保持着三千年前的威严。郑振香的心 "咚" 地跳了一下,她蹲下来,手指悬在器物上方不敢触碰,直到用软毛刷一点点扫去浮土,那昂首挺立的鸮鸟姿态才完整显露 —— 是件青铜鸮尊!
这尊鸮尊通高 46 厘米,重 16 公斤,整体是一只昂首挺胸的猫头鹰形象。它的头部微微上扬,双眼圆睁,眼球外凸,仿佛正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。钩状的喙部尖锐锋利,透着一股威严之气。颈部微微弯曲,显得灵活而有力量。两只粗壮的爪子紧紧抓住地面,与下垂的尾翼构成了稳定的三足支撑,让整个器物稳稳地立在那里,充满了动感与力量。
"妇好" 两个字在铭文里显现时,老研究员李伯谦手抖得差点握不住放大镜。他从事甲骨研究三十年,对这个名字太熟悉了 —— 甲骨上那 250 多次出现的 "妇好",有时是商王武丁占卜她征战是否顺利,有时是问她分娩平安与否。可谁也没见过实物证据,此刻这两个字像活了一样,在青铜器上闪着幽光。
清理殉人遗骸时,年轻队员小张偷偷抹了把眼泪。那个被腰斩的殉人骨架扭曲着,旁边还躺着个不足十岁的孩童骸骨。郑振香叹了口气:"商代就是这样,越是身份尊贵的墓葬,殉人越多。"16 具遗骸和 6 条狗骨在墓里沉默排列,仿佛还在守护着主人的安宁。
最激动人心的发现发生在清理棺椁区的第七天。当时天刚蒙蒙亮,郑振香带着队员们正在剥离腐朽的棺木残片,忽然她的手停在一块红漆斑驳的木板下。"慢着!" 她拨开缠结的麻布残片,下面露出另一件鸮尊的尾部。这件器物比先发现的那件更完整,尾翼上的羽毛纹还带着铸造时的光泽。两个队员小心翼翼地用木板托着它出土,阳光照在鸮尊上,那些饕餮纹和云雷纹突然活了过来,仿佛能听见三千年前的青铜浇筑声。
这件鸮尊与之前发现的那一件造型基本一致,但纹饰细节更为精美。器物表面布满了繁复的花纹,饕餮纹狰狞神秘,仿佛在诉说着远古的神话;云雷纹细密缠绕,如同天空中变幻的云彩;羽纹轻盈飘逸,似鸟儿展翅欲飞;蝉纹栩栩如生,展现出生命的活力。这些纹饰相互交织,既各自独立又融为一体,把鸮尊装点得富丽堂皇,尽显商代青铜艺术的精湛。
一个考古队员在日记里写道:"1976 年 5 月 16 日,两件鸮尊相继出土。当它们并排放在临时库房的木板上时,我忽然明白什么叫 ' 国之重器 '。鸮鸟的眼睛像在盯着我们,那是穿越时空的凝视。"
考古队的炊事员后来总说,那段时间队员们吃饭都在傻笑。负责登记器物的姑娘们,每天数玉器数到眼花 ——755 件玉器里,有件白玉雕像特别打眼:梳着丫髻的女子跪坐着手抚腹部,有人说这就是妇好本人。当 7000 多枚海贝被装在麻袋里抬出来时,年轻队员们干脆趴在地上数,贝壳碰撞的声音像在诉说商代的海上贸易。
最让人揪心的是清理青铜器的日子。468 件青铜器堆在库房,最大的司母辛鼎需要八个壮汉抬。有天夜里下暴雨,临时搭建的棚子漏雨,郑振香带着队员们用塑料布裹着青铜器淋雨抢救,第二天个个发着高烧,却没人肯去休息。老技工王师傅给鸮尊去锈时,放大镜里突然发现内壁的 "妇好" 铭文,他举着器物跑出来,在雨里大喊:"没错!就是妇好墓!"
李琴研究员后来对着墓葬剖面图琢磨了三个月,终于解开了保存完好的秘密:"你看这夯土层,墓葬上方是座享堂,柱础正好压在墓口上。盗墓贼就算挖到这里,也只会以为是建筑基址。" 她指着图纸上的宫廷区位置,"这地方挨着宫殿,谁能想到下面藏着大墓?"
两只“妇好”鸮尊
如今,这两件珍贵的 "妇好" 鸮尊分别在两个博物馆安家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展厅,其中一件鸮尊静静矗立在展柜中,灯光温柔地洒在它身上,将那些古老的纹饰映照得清晰可辨。无数参观者驻足凝视,被它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所吸引,感受着商代文化的魅力。讲解员会向游客们详细介绍它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,每当讲到妇好的传奇人生,鸮尊仿佛也变得有了生命,在光影中诉说着那段遥远的历史。
妇好”鸮(xiāo)尊,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一件鸟形铜酒器
另一件鸮尊则收藏于河南博物院,成为该院的 "镇馆之宝" 之一。它被安置在专门的展柜里,周围配以殷墟遗址的图片和相关文物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展览单元。河南博物院还为这件鸮尊制作了精美的文创产品,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它的魅力。每当有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,这件鸮尊常常会作为 "文化使者" 亮相,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辉煌成就。
当灯光透过玻璃照在这两件鸮尊上,那些缠绕的纹饰仿佛在流动,让人想起郑振香说过的话:"每次看它,都觉得妇好正透过青铜的眼睛,看着她守护过的这片土地。"
考古队撤离那天,小屯村的孩子们追着卡车跑。郑振香从车窗里望着那片恢复平静的土岗,突然觉得眼眶发热。那些在探方里度过的日夜,那些青铜器出土时的欢呼,那些深夜里在马灯下的争论,都随着车辙印留在了安阳的土地上。而那两件鸮尊,从此成为连接古今的桥,让三千年前那位女将军的故事,永远活在青铜的光泽里。
发布于:福建省股票配资平台的行情,配资178股票配资网址查询,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